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

菲利普•斯蒂芬斯:全球化与新国家主义的较量

008-10-28 09:01:34更新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作者:菲利普•斯蒂芬斯

我们得救了。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新秩序正在建立。我们从这场危机中吸取了重大教训:我们无法逃脱相互间的依赖。全球市场需要多边规则。

我为何如此乐观?噢,就在上周,伟大的国际主义者、美国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W. Bush)宣布,他将召集世界各国领导人前往华盛顿,“增进”对危机成因的“共识”。用白宫的话说,这些领导人将制定“一套全球金融领域监管和机构体制改 革的共同原则”。我知道,这有点拗口。不过,嗨!多边主义这个词也挺长。

我猜测,对于透不过气来的欧洲领导人所宣扬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的结果,一些读者可能会多一些怀疑。其他人或许会问,法国的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和英国的戈登•布朗(Gordon Brown)该如何共享喝彩?我们不能同时拥有两名主角——无论如何,不能碰巧一位是法国人,而另一位是英国人。

我也将是承认峰会时机——美国总统大选结束10天后——并不理想的第一人。布什的总统任期将步入最后阶段,他的继任者大概会以观察者的身份出席。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已表达了对此次会议的良好祝愿。可是,我不能完全确定,这位民主党候选人对全球新体系格局的看法会与布什完全一致。毕竟,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一直承诺,要修复布什对美国世界地位造成的严重伤害。

想想看,鉴于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在竞选活动中就布什执政记录所说的那些恶言恶语,在总统就职日前,他还是否会受到欢迎,这谅必令人怀疑。

没关系。至少邀请名单说明,富裕国家已经意识到,世界不再是一个私人俱乐部。金融危机过去常常发生在贫穷国家。但本轮危机的震中就在西方。因此,此 次峰会不仅有来自七国集团(G7)的那些老资格,还有俄罗斯永远板着脸的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以及一些来自新兴国家的领导人。

所谓的20国集团(G20)或许有些笨拙,但它至少反映了几分世界现状。其中许多国家借钱给富裕国家,为经济繁荣提供了资金。在任何有关金融危机教训的讨论中,这些国家都理应享有发言权。

如果奥巴马在11月4日获胜——民调已开始显示出一边倒的迹象——他的一个首要行动应是单边采取多边主义,以巩固这一改变。他应当宣布,作为美国总统,他将缺席自以为是的G7和G8。不过,他将准备参加G13或G20的会谈。

我必须承认,我的乐观自此开始消退。这与奥巴马无关。作为总统,他将拥有比任何前任都更好的机会,领导人们重塑全球秩序。他还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他知道,这或许是美国给此类新体系打上其价值观烙印的最后机会。

不,华丽的团结说辞和贪婪的意图之间的鸿沟,正是在你密切审视大多数领导人面对金融市场风暴的表现时显现出来的。布什对金融新秩序的看法是:美国制定规则,其它国家遵循规则。想想看,布朗对英国角色的想法如出一辙。

至少在欧洲,人们一直反复强调,全球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作为一种事实陈述,这毫无争议:只是在各最大经济体政府最终同意协同行动时,才将世界从金融崩溃的边缘来了回来。

可是,看看他们后来说了些什么。萨科齐希望欧洲建立自己的主权财富基金,在经济衰退期间购买欧洲公司股票。不用说,其目的是避免欧洲(和法国)的冠军工业企业沦入外国人手中。至于外国,我们大概应解读为阿拉伯或亚洲。

就在要求给予这些外国人峰会席位的同时,法国总统“顺带”提出了他的主张。我们将和他们会谈,但他们不能购买我们公司的股权?其他人,例如意大利总 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看到了建立新国家资本主义的机会,以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到外界的侵害。要不了多久,贝卢斯科尼就会率先呼吁欧洲禁止移民。

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领导的德国政府对上述一些主张提出了批评。不过,更广泛而言,德国政府和其他任何政府一样,都不愿将目光越过最狭隘的国家利益。例如,默克尔坚持,德国不会拿出哪怕一个欧元来援救其它任何国家的银行。欧洲的团结不过如此。

这里的根本问题在于,在显示所有这些政府都同意必须共同努力的分析意见,与驱使他们谨慎维护本国特权的政治之间,存在明显脱节。经济和金融或许是全球性的,但政治仍旧是地区性的。

退后一步思考,金融危机及其后果(尽管我不确定危机已结束)阐明了塑造当今世界的两股力量。全球化和日益抬头的国家主义如今同时并存,而且经常发生冲突。

这些国家主义形式各异。一方面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强国——它们从未真正感到自己属于由西方设计并主宰的多边秩序。那么,在他们逐渐变成强国之时,他们为什么要将主权交与它国?

另一方面是那些富裕国家——它们嘴里说着共同利益和相互依赖,却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现有的特权地位。他们完全赞成建立一个包容范围更广的全球秩序;但前提是,俱乐部增加新成员不会削弱他们的权威。

如今,正如你会猜到的,我的乐观基本上已耗尽了。金融危机显现出全球化的相互依赖与国家主义的抬头之间更广泛的冲突。迄今尚未有人坦率承认这一危险。只要各国领导人能达成谅解的开始,峰会就算是取得了成功。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