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6日星期日

关于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的一点感想

关于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的一点感想
% d' u; f9 a1 D本人今年是第三次参加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了, 总体上感觉不是很好(学艺不精啊,下午那科又没做完)。相信很多位仁兄都有同感:“这哪是正常人能考过的考试”!(昨天交卷后,几位仁兄忍不住破口大骂起 来,本人前年第一次考完后,也如此骂过两句)其实现在想想也能理解监管部门的“良苦用心”和那些出题专家们的辛苦(把题出成这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 G. K4 l+ V5 g* N4 W/ r0 q6 n
( t! d3 E0 y4 e0 g1 d: {3 E保荐人代表是稀缺资源(可能监管部门觉得保荐人代表太多了,即不便于管理,还要受到舆论关于当初决策实施这一政策的种种责难,并且也利于实际发挥其对发行人的监督作用,反倒是会增加保荐机构的人力成本),对于目前的中国,但凡是稀缺资源,关于如何分 配才能体现公平,很多都是采取“选拔性的”的考试。各位仁兄想想自己当年参加的高考和研究生考试,那题出的不也是如此,没办法!名额稀缺嘛!既是“选拔性 ”考试,那绝大多数人注定是要被放倒的,这话估计各位仁兄上学的时候都听辅导老师讲过。因此,本人今天不想探讨:出题人多没“人性”、该考试能证明考过的 人比没考过的人能力强多少以及计算器都不让用之类的问题。至少因为被“自虐“了三回,能够总结出了一些关于如何应对考试的“道道”,希望与各位同仁分享。
a \4 h7 e9 Y1 A- v y' w { T1 r6 `: t- _6 N, W, o w( {
一、关于考试的难度
( }' \( S, d7 @+ {" p3 g5 F, U/ M8 T2 a0 m
如上所述,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主要目的不是测试每个做投行的业务水平有多高,主要目的是找到高考分的人,以便在分配资源时,即保荐人代表头衔,保持相对的公平,好比累计投标询价的道理。各位仁兄再想想“博弈“的道理,假设通过率只有10%,而当年有30%的人认真准备了考试,如果想仍然保持既定的通过率,就必须大幅提高试题的难度,比较有把握的方法是:
0 }( z. K/ }; C4 z! `0 ~8 [
* x" m: X/ n' M& D: ~1、超出考纲范围。常规性考点已考过多次,不论怎么出,都无法增加难度,但如果你没复习过的考点,你一定是答不出,除非你是”先知“。
; A: ^* G% x% y0 j* w8 _9 w9 N% T* C/ c/ W3 }% k# U$ F
2、加大计算量。在不给你计算器用的情况下,即便你心算能力强,你也总要消耗时间吧,对了,这就达到了增加题目难度的目的。要知道180分钟做100道选择题,做一道题的时间平均也就两分钟。/ p/ f: ?; z# O. \% T5 X. x

0 z6 x# o! x4 H. Y8 i* {( {3、增加题干的长度 和绕弯程度。这是最有效的也是最隐蔽的提高试题难度的方法,而且不像超出考纲范围那样容易受到考试人的责难。增加题干的长度最重要的功能是消耗考试人只有 2分钟时长的宝贵做题时间。绕弯就不用说了,弯绕的多了,光你搜索大脑记忆,思索、加工和分析信息所要消耗的时间都海了去。当然了,如果你大脑的运算速度 也象IBM所产的“深蓝“一样的话,估计这招就不管用了。: F5 a h+ i$ F8 }
) G6 h0 g6 O- _. D3 d
说了这么多废话,其实就是想说:保荐人代表胜任能力考试挺难的!不似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看一遍书就能过,有些人甚至不看都能过。. D1 G* G1 h+ q" y% ]
! C5 _) U( J( N, @* }- _* t" E
& O, X+ R1 h, Z* E
' @' _1 I3 A& C5 E0 {6 l
二、如何准备才能确保一定通过9 N) t$ q2 o2 Q$ J$ y9 G

% T5 u# c( t7 k) E0 C其实确保一次通过的方法,谁也不 敢说,或者说出来了,不具备操作性。因此,本人想跟大伙分享的实际是:大概要复习到什么水准,能保证你有70-80%的概率可以通过考试,除非你临场发挥 失误(毕竟不需要你考满分,照着能考七十分的水准复习,即使发挥稍有点失常,也是能过的)。本人总结一下,主要有三点:
: ?/ q7 O( g: a5 T; y0 I7 a( [: ^: ~! f# E+ s' H
第一,纯熟地掌握80%的考点,如果能有90%更好。7 [8 J. `! s4 s4 v: A h

( l) b' T2 j$ f/ ?% X& i: Z* A. t纯 熟的概念就是你能在看到试题不超过30秒内就知道出题人想考你什么知识,会设下那几个圈套绊到你(如果题干长的话,可适当放宽的1分钟,再长的话,你可能 无法在2分钟时长内做完该题)。纯熟地掌握考点,光我该死一遍一遍地看书不行,也太慢,比较好的方法是按大纲温习过一遍全部考试内容后做一些模拟题后再次及多次温习和巩固考点,尤其是主要考点。当然模拟题要足够接近于真题即考试题非常重要,接下来就是模拟题从何而来,关于这个问题,本人下面会说。% h. u. L( _" F8 Z% x8 R4 }" h* `
$ | D r# d( F$ J
关于掌握的概念,主要不是生记硬背(你若拥有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不在本人讨论的范围),而是理解记忆,即你需要明白一条规定的来由,这样规定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举个例子,《证券法》第六十九条“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告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财务会计报告、上市报告文件、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 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发行人、上市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 司,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发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过错的,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 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此考点是如果认定造假行为,确定发行各参加方“有罪”的方法不同及其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在监管部门来看,如果存在造假的事 实,发行人是100%有罪的,无须给予辩解权利,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发行人的高管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以及保荐人是过错推定责任,即监管部门先假定你有罪, 给予辩解权利,得自己证明自己无罪(好像比较难哦),承担连带责任;而发行人控股股东则是过错责任,即监管部门得找证据证明你有罪。
8 Q; V4 w& T6 X2 T! L S
- T& c& w9 X4 y* L( Z不过,考点也不是都能理解记忆的,比如,让你计算证券公司净资本指标是否符合监管要求,你需要先记住很多的比例,比较容易搞成一团浆糊的那种,唉,这就没办法了,只能生记了,本人的经验是考试前一天晚上甚至考试前再强记一下,能管到考试就行了。9 k/ ~( ?4 z* K1 ^
- {4 T7 x5 S9 Q3 U' O6 Y
第二,加强分析和计算能力,争取不用计算器就能准确的完成一道复杂计算题,而且时间不超过2分钟(有点苛刻和缺乏人性吧,没办法,谁让你要参加这样的考试。各位参加考试的仁兄应该感受到: 昨天下午那科,这种题还是比较多的)。加强分析和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就不多说了,主要说说怎样实现,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考前早点做些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模拟 题,别觉得太偏了或没意义,主要目的是加强分析和运算能力,当然同时也能巩固会计和财务管理知识。各位仁兄一定注意到这样的一个事实:一次通过保荐人考试 的很多都通过或参加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前参加注会考试太苛刻了(如果你有这时间,那更好不过了),大伙都还要做项目,买本注会题书自己做做可行,实在 没时间,能看懂例题也行。
$ N, e+ {$ @( k1 C3 I
/ ^! ^! P& L- D7 R% M* M第三,考前一次逐字逐句的阅读所有考试内容(范围尽量的广,尽量多的涵盖当年新增的法规),再加按不同层次(主要依据于你是否记住了和记忆的准确性)多次的重复和巩固也非常重要。
W5 b8 E5 v. K* f& o
: i; `0 f, W2 o; T2 o( O( F; H/ X! ]& f0 N# {
" h. v5 E; S9 ?' U' R' D. w) e3 y* k+ P0 h
三、关于复习时间
8 H4 N$ O+ W. \( s* m! d2 H B( {1 O, \' E! p/ A' b
我相信,这是很多位仁兄抱怨考不过的主要借口,其实想想真是没时间嘛,也不尽然,把打球和陪老婆逛街的时间牺牲掉,再加上一些零碎时间和考前一个礼拜休假 突击就够了(不过,还要取决于仁兄的基础如何,即使差点,早动手也是可以避之的),熊掌和鱼不可兼得嘛。本人认为,主要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时间,想想“挤 牙膏”和“海绵”理论吧,而在于心理上工作和复习这两个角色能否快速转换的问题(这好像是属于EQ的问题,记得有人曾讲过的一个例子,一个温州个体户老 板,29岁就创造了一年十几亿销售规模的辉煌业绩,因偷税太多被国家税务总局盯上了,专门对他下发清缴欠税的通知,封了他两家店,这哥们跟没事似的还在张 罗着开新的分店计划)。比如,一分种前你还在改招股说明书,一分种后要利用一个空挡看几页会计书。是的,这比较难,但习惯了也就没什么,好像刚开始干投行 那会,不大能习惯“起得比鸡还早,干得不驴还累”。嗨,想想考过了能给你带来的未来价值,值也。5 R) O" Q1 s5 U1 ~' E
& |' `$ c, e4 b0 p" B

9 I' n; |1 e2 B, {* R5 S( P
+ Y# J9 h3 ~7 K& R3 H& j三、关于考试模拟题
) t# g; f6 R6 C0 T; H5 \ V/ s7 u2 R8 j2 B. R
这是保荐人考试的另一个难点,没题做,不象注会考试。因为发展时间短(才三年时间,今年才是第四次考试),市场太小,专业提供考试指导服务的组织或公司也不太愿意往这个领域投入资源,另外,专业性太强,模拟题也不是一般非专业人士能编的。$ Y0 U. e7 [' j2 A) Q3 \, Q
: h1 _( ^; w6 E; j# c
( R" Z/ K3 M1 f2 n6 p
以上是本人关于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的一点感想,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同仁分享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