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道口的经历总结; K6 B" Z+ _$ E! a0 b% A
我的初试成绩:政治79,英语74,数学131,专业课121,总分405* B$ k8 e# ]7 \9 B3 L
我是8月份开始的,整个复习过程只能用两个字概括:“混乱”。相信一些同学也有此体会,我在此写下自己的经历,以望后来者吸取教训。; l! g1 E B: V, H9 b/ I" |! \4 N$ v
8月——9月:我是抱着一种慢慢进入考研状态的态度来对待复习的,效率并不高。两个月只完成了数学课本,英语大纲解析(不推荐看),宏微经,货银和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建议:决定做什么了就要专心做好,不要给自己找各种的借口)* [8 U' V' s" ^* t) y
10月——11月:这段时间我的公共课进步最大。我看了陈文灯的复习全书,数学大纲解析,每天背英语单词,做阅读和作文,看了序列一。专业课仅看了国际金融,财政学,货银又看了一遍。因为当时面对专业课试题, 感觉一片迷茫,复习相对不复习提升不是很大,还不如公共课分数来得快,于是常常连续几天到十天不看专业书。(说明一下:首先,我很懒,不喜欢记笔记,准备 初试只记了24页笔记,准备复试倒是又记了60页笔记,不喜欢总结的人,只看课本当然不会有很明显的提升了,所以建议一:好好记笔记,多多总结;其次,看 书要有连续性,两天之内每门都要碰一碰,不然忘得快,建议二:推荐弹性计划和计划内的微调,不要天天由着自己的兴致来)。
12月:主要是专业课。这是我又发现专业课不好好看似乎不及格的风险极大,于是投入了较大精力。我买了赵鹏的名校真题详解和金程的金融学冲刺,后者重点突出,但是不全面,算是教材外的补充,推荐。这个月就把这两本大块头看了一遍,其实脑子还是一片混乱的,因为没有总结,只是多看快看。! Q4 s) b% A# o$ C! j
数学主要做李永乐的冲刺135,挺推荐的,中间间隔3-5天做一套400题或者真题。英语也就做做真题啦,一直在背单词的。政治搞了本小册子反复背着。
1月:元旦放假自习室关了一天,在宿舍看了本小说,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连续一周每天看4-5小时的小说吧,时间都耗进去了。没办法,最后大家压力都很大,要想办法调节,但是建议适度,不能像我这样的。我的直接后果就是,我放弃了数学,最后十天基本没做题,考场上那叫汗啊。
! Q3 F. E. ^ c; b" W
下面分科讲一下吧:
政治:
建议:1. 看一个系列的书,自始至终用一个人的,比较有体系,而且知识点概括的也全。
2. 听讲解费时间的话,就不要听了。我看序列一时结合着听了任汝芬的讲解,讲的特慢,他讲一节的时间我就能看三遍。政治完全是熟能生巧的东西,看多了就理解了也记住了。
3. 不用背很多东西,找一两本小册子,要点背熟即可。! a/ w; m/ Y ^$ [1 t6 Y
4. 最后我没有做套题,所以今年有关环境的一点没背,建议最后阶段还是要看看模拟题上重复出现是什么,但不建议押题。
+ R: c9 O" y5 y! d; z) c* ^1 S
英语:
复习阶段我最为自豪的就是背单词坚持了下来。每天都做到背单词30-60分钟,一直到12月份。考试时并没有发现单词障碍。. K# l6 L+ R0 b1 U* m( S" j
阅读理解开始我做的是石春祯的220篇,但是感觉难度远高于自己的水平,做起来太痛苦了,做了两个月就放弃了。个人认为,阅读找一版本自己乐意做的,每天不间断练习就好。3 ? o4 H3 l4 X( ?
作文我不推荐背模版,套用模版很容易限制思路。但是作文书上的范文和优美词句还是要认认真真背下来的,没有输入哪来的输出。进入12月份适当练练笔即可。. \7 F2 S8 R8 M1 \, V1 w! X
完型填空我没有专门练习,最后考得也很惨,但分值低,大家练习时还是要考虑下投入产出比。% N7 N7 A" z& ^
建议:1. 英语要提高真的很难,开始复习时根据做07年真题的结果定的目标是75分,准备了大半年去考试才74分。所以考研英语复习主要是保持状态、适应题型。要么就要下很大的功夫去提高。* k R1 i! s) W# s! Z
2. 要坚持背单词和范句,有意识的练习写长句子。2 A- [. i6 K* A) k
数学:: j V5 h, t2 L! {1 j" B' r$ n
我数学一向挺好的,所以认为复习主要是把忘记的东西重新拾起来。
8月份就先看教材了,先是微积分,开始还做课后题,到8月底了才做到积分,感觉太慢了,于是放弃做课后题,只看正文。(建议本科阶段学过数学的就不用做课后题了,真是事倍功半)。综之,微积分看了35天左右,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用了10天吧,看完教材就9月底了。
10月份开看陈文灯的复习全书,是先看教材对应知识点再看复习全书,一章一章地进行,平均每天3-4小时吧,做到11月中旬,接下来是大纲解析用了20天左右。看完复习全书我就对考研的题型和难度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因为大纲解析是把真题分章节整理了,实际上也算真题,所以我也没着急做真题。/ k3 D, e) l [
11月份开始做李永乐的冲刺135,我感觉这本书挺好的。做四天冲刺135,做一套真题,倒着做的,07,06,05 的,因为我做过大纲解析,感觉做起来没意思,于是就做到04年的,然后换成经典400题了。1 M2 N9 r5 F; S3 \9 i- L v' E k
到12月份,我又看了一遍教材,因为我一直认为概念的理解对做选择和填空很重要,用了十几天吧。经典400题难度大些,一般120+,主要是时间不够用,于是我认为熟练度比做难题重要,在做了3套400题后,我就放弃它了。一月份又做了03年的真题,我就再没做过套题。" Z1 @$ S! N& C* q6 p. t& u
进入1月份,我把经典400题上作标记的内容又做了一遍,就完了。
建议: 1. 教材第一遍看细致些,课后练习就不用做了。3 d0 n& B1 |3 n# W8 P" W8 |, ?& ^
2. 教材多看两遍,选择和填空容易错就是概念理解不清晰。
3. 做错的题要高度重视并多加练习,我今年一道10分大题,复习时作了记号但没再做一遍,考试时分全丢了。
4. 好像考高分的经典400题都做得挺熟,所以不要认为其难度高于考研就对自己要求低。6 N& T9 K8 o2 I$ U r& }/ Y. }
5. 数学一定要天天练习,尤其是考前,不论什么原因都不能间断。( A w4 @0 S" ]5 I3 Y/ R( R
/ J6 d" i8 F9 k
专业课:) Q' s2 J+ ^, l$ m; @- n" D
我专业课看的很少也不深入,大家还是参考其他同学的啦。就强调两点:9 p. o6 h! _. s1 s9 Q" g3 u6 Q
1.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专业课是看得广些好,个人认为道口专业课考察重点不在单个知识点的难度而在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 I1 f$ [ g4 }1 p4 t2 w' f
2. 要多记笔记多总结。/ W+ M. u( Z1 Z3 F: B0 m: `
我的复习过程是混乱的,没有认真考虑过计划表,常常根据心情决定看的科目和时间,整体感觉不是很好,最后留给自己的压力就挺大的。所以主要是教训,后来者引以为戒啊。尤其是意志不很坚定,很容易向自己妥协的同学一定要以我为戒。
与大家不同的是,我想先分享一些在复习中犯过的错误。
第一, 定下考研目标太晚。之前一心想要出国,7月到9月的实习彻底改变了我的职业规划,终于在9月底做出考研的决定。定下考道口主要综合了同学、家人的意见,还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由于实习公司人事的原因,十一过后又不得不在那儿做了一个星期(一周五天类似于全职的实习),所以考研准备的时间极短。当时很恐慌,因为常听到的是道口一般要考两年,我这么短的时间能行吗?打电话向以前考上的师兄请教,幸运的是确实有人曾10月份开始准备后来考上的了。既然有人真的成功过,而且我基础也不差,坚定决心考道口,10月13日正式加入我班的考研团早起上自习。如果说目标定的太晚是很大的弱点的话,那么职业规划的明确、家人的全力支持、师兄的成功经验和自认为还算扎实的金融基础(我本科是金融)是我目标坚定的源泉和动力。但,建议真的是早做打算,要不然这几个月的准备你一刻都不得放松。: q, A$ n. Z/ p+ l l
第二, 专业课的复习资料不合适。由于之前学过高鸿业的宏微观,粗翻了一遍,记了个大概后没有重视。然后找了国外大部头的宏微观细看,也做了详细笔记。看完 后与同学交流才发现高鸿业的重要性,于是重看。问题出现了,由于体系不大一样,语言习惯不一样,而且习惯了具有启发性的国外教材再看国内的很不舒服,所以 基本等于是放弃了高鸿业的。这是个极大的失误,比如08初试有乘数论的题,但我用曼昆的教材并没有这个,纯粹靠自己以前学的一点印象答的。最让我郁闷的是 国金,不同的书模型就不一样,主要用的是克鲁克曼《国际经济学》的上部和姜波克的,前者思路非常清晰而且简单易懂,但问题是模型假设与姜波克的很不一样。 由于特别纠结于这些模型间的相互关系,耽误了一些时间,其实按璐璐的话说,道口根本不会考太数理化的东西,不用那么纠结。嗯,如果你时间充裕好好搞搞清楚 吧;但像我一样时间紧迫的,还是算了吧,这时候要适当的功利一点,不对,是有的放矢一点。
第三, 专业课答题时间掌控不好。非常非常不好,以至于觉得专业课要不及格了。主要在于那天情绪。前三门考得相当满意,专业课时太放松,中午又聊天聊很HIGH,没休息好,考试时情绪开始低落并且心不在焉。而且听网上说答题越全面越好,实践证明这与我是不可行的,这样的结果是最后三题——两简答和一论述我就剩15分钟了。答得烂的程度可想而知。建议是要调整好心态,并且好好休息,绝不可轻敌;按分数分配时间,最好之前自己模拟一遍。
) I* }& W9 u6 Y6 E+ H4 Z
说一下我的计划吧。每个人的基础和性格都不一样,所以计划也肯定是要不同的。我的计划适用于时间紧迫、本科是金融相关专业的同学或者可当作冲刺篇。
初试成绩:政治79,英语81,数学135,专业110,总分405。! L( O7 L6 u8 {/ b( H+ l8 e G
因为时间紧,我在各科的时间安排上很较真。. z* s: b% w3 n A- ^6 W$ a) b [
数学是需要最大时间的,所以整个上午全部用来做数学,准备的每一天基本都是,偶尔看几篇英语。$ R: ^+ I8 k9 R5 |
我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因为考过GRE和托福,所以没背单词,隔天的下午准备。
专业课要看的书多,所以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
政治11月份开始,晚上看了一个半小时专业课后再看。
一. 数学。自认为准备得还满不错的,估分还觉得有140以上呢,但实际低于预期。& E4 r( M6 N h
我的情况:本科学的是数四,当时学得也还不错,考试八、九十分的样子。1 `* `+ z1 q, m
复习资料:陈文登的复习全书做了两遍,真题做了一遍,以及陈文登模拟题做了一遍。* v$ o5 Y0 N' e( ^1 R' s
1. 结合考试大纲和课本,以微积分、线代、概率论的顺序看,第一遍时没有做课后习题,只看了例题;对考试大纲进行了扩展,把提到的公式和定理认真记在笔记本上。之后的复习基本没用书,就看笔记了,而且常看,觉得对识记很管用。
2. 接着做复习全书。做完复习全书两遍后,开始做前四套真题。主要是想通过真题找出自己薄弱环节,再用复习全书针对性做题。做真题时,严格按照考试时 间,答3小时,不看书,并认真答在稿纸上;答完并不马上对答案,而是用第二天的一个上午,对答案,改错题,并进行针对性练习。本着做一套题掌握一套题的原 则,我特别看重对答案、改错题、找错误原因、再练习的过程。并记录常错的几个点反复看。 e- P6 Q( A; q2 p% r7 a
3. 再做模拟题,方法也一样。最后三套真题放最后,在2008%C4%EA" onclick="tagshow(event)" class="t_tag">2008年1月17日我终于做完了最后一套真题,18日对了答案。
二. 政治。不要看不起它,花多点时间去背它。3 ~. r& X, O; H: {1 N% P2 A7 x
我的情况:理科生。
复习资料:书,大纲解析,核心考案,海文冲刺班上课资料,海文18密押题。% ?7 D! B4 h% B1 E! B4 y
11月开始看,先是看了两遍马哲和政经,再看大纲解析,看完后一头雾水。好处是政治知识被普及了,最大问题是大纲上标的重点太多了,我不可能都记吧?记不 住!那哪些是必须要记的重点?不知道!我又看了第二遍,并且开始做配套的选择题。但对简答题没一点把握。1月1日那天上了海文的冲刺班,觉得很管用。不知 道是由于心理踏实了,还是老师把最重点的东西给我拎了出来。自己总结了“数字串烧”、重要记忆点、套话集锦。之后,就是反复背核心考案以及海文资料,而那 个18密押题根本没什么用。最后一个星期开始看真题了,很有必要,但没看完,觉得只要吃透了看的那几份也不一定要全部看完的。& R9 E& L- w" I& V9 p6 F# a/ [ G0 @
三. 英语。
我的情况:六级570,考过GRE和两次托福。
复习资料:做了1/3的石春祯,个人觉得文章还可以;一点点毕金献,太BT了,极不推荐;真题,采用数学真题的模式,今天做,明天对,记录错误原因,提出改进方法以及效果。
应该说考过GRE使我的词汇量 和阅读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所以没花太多时间。这么多年来学英语的经验给大家提提建议:第一,单词,这是绝对的基础,背,反复背,记不住就一直背;第二,长 难句,推荐杨鹏的长难句,照着他的方法用两个礼拜绝对有提高。然后就是多做阅读了,要相信做不对选择题基本都是没有确切理解文意,可对一篇文章反复读,要 做到掌握细节不能太泛,把握全局不可太细。
四. 专业课我考得不好,就不说了,参考其他人的吧:》8 P K6 a% N+ T& y$ U
然后说一些调适心情的方法。
很多同学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开始浮躁,出现厌学情绪。如果你准备得很充分了,建议可出去放松一下或者每天的学习时间适当缩短。如何衡 量是否充分了呢?我觉得如果之前的计划都完成了的话应该算是充分了的,放宽心好好放松下。如果像我一样时间紧的,可参考下我的方法。当别人已经把真题做过 两遍、三遍的时候,我才刚开始做第一遍。我会紧张和恐慌是肯定的,这时我会看我的计划,特别是最后两个月,我的计划详细到每天的每个时段该做什么和什么时 候需要完成,以及为什么要做这个和做完后想达到的目标。心中有数后也就不会太纠缠那些遍数了。还有就是看自己在下定决心时写的文章,用那时的决心鼓舞自 己,相信自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